產品描述
水泥基灌漿料
產品簡介
一、水泥基灌漿料簡要技術說明
水泥基灌漿料是由優質水泥、石英砂、微膨脹材料,高效減水劑以及多種無機和有機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的干粉類砂漿。水泥基灌漿料具有自流性好,快硬、早強、高強、無收縮、微膨脹;無毒、無害、不老化、對水質及周圍環境無污染,自密性好、防銹等特點。
二、產品應用范圍
地腳螺栓錨固、核電設備的固定、路橋工程的加固、鋼結構與地基懷口、設備基礎的二次灌漿、栽埋鋼筋、混凝土結構加固和改造、舊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治理、機電設備安裝、軌道及鋼結構安裝、靜力壓樁工程封樁、墻體結構的加厚及漏滲水的修復、各種搶修工程
三、產品特性
1、高強、早強:1天抗壓強度≥20MPa,3天抗壓強度≥40MPa;
2、超流態:流動度大,可填充全部空隙,滿足設備二次灌漿的要求;
3、無收縮:具有微膨脹補償功能,消除水泥硬化收縮現象,灌漿后保證設備與基礎之間緊密接觸,確保高精度的安裝需要;
4、耐久性:200萬次疲勞實驗,100次凍融循環實驗強度無明顯變化;
水泥基灌漿料施工規程
一、施工準備
1、材料
(1)水泥基灌漿料粉料;
(2)干凈水;
2、施工工具
強制式砂漿攪拌機或專用砂漿攪拌機;
攪拌桶;
3、作業條件
(1)灌漿料接觸的混凝土表面鑿毛、并將其清理干凈?;炷两Y構缺陷修補,應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鋼筋,將修補區域邊緣成垂直形狀。
(2)灌漿前24小時,混凝土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,灌漿前1小時清除積水,澆灌時不得有積水。
(3)模板應支設嚴密,防止漏漿。
二、參考用量
每立方米砂漿重量為2250±50kg。
三、施工工藝
1、支模:
(1)設備就位調整后,根據基礎施工圖的要求在梁和柱周圍支上模板。
(2)模板應支設嚴密,防止漏漿。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,應及時處理。
2、灌漿料配制
(1)加水量:每袋灌漿料(25kg)一般用水量為13%~14%,即3.25~3.5kg,如施工不需要較大流動度可相應減少用水量。拌和用水應采用飲用水。
(2)攪拌程序:拌和可采用機械攪拌或人工攪拌。推薦采用機械攪拌方式,攪拌時間一般為3~5分鐘。采用人工攪拌時,應先加入2/3的用水量拌和2分鐘,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攪拌至均勻,攪拌好的灌漿料應有良好的和易性,表面不應有浮漿。
3、灌漿施工方法
(1)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,不能間斷。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。較長的梁或柱,應采用分段施工。
(2)攪拌好的灌漿料應及時澆灌。澆灌時,盡可能從一側注入,并適當敲擊模板。必要時,可采用竹片等工具導流。
(3)在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。必要時可用灌漿助推器沿灌漿層底部推動灌漿料,嚴禁從灌漿料層中、上部推動,以確保灌漿層的勻質性。
(4)灌漿層厚度大于200mm時,應摻入灌漿料重量30%左右的5~15mm石子,石子的含泥量應嚴格控制在3%以下。
4、養護
(1)灌漿時日平均氣溫不應低于5℃,灌漿完成后裸露部分應及時噴灑養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,并加蓋濕草袋保持濕潤;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。
(2)夏季施工,灌漿前24h采取措施,防止灌漿部位受到陽光直射和其他熱輻射,漿體的入模溫度應不大于30℃,灌漿后應及時采取保濕養護措施。
(3)澆灌完成后,24小時內不得使設備和灌漿層受到振動、碰撞。
四、注意事項
每次攪拌量應視使用量多少而定,以保證40分鐘以內將料用完。
現場使用時,嚴禁在灌漿料中摻入任何外加劑、外摻劑。不得與其他廠家生產的灌漿料混用,以確保工程質量。
五、技術指標
執行標準:GB/T50448-2015 《水泥基灌漿料應用技術規范》
類別 | I類 | II類 | III類 |
最大集料粒徑(mm) | ≤4.75 |
截錐流動度(mm) | 初始值 | ---- | ≥340 | ≥290 |
30min保留值 | ---- | ≥310 | ≥260 |
流錐流動度(s) | 初始值 | ≤35 | ---- | ---- |
30min保留值 | ≤50 | ---- | ---- |
豎向膨脹率(%) | 3h | 0.1~3.5 |
24h與3h的膨脹值之差 | 0.02~0.5 |
抗壓強度(MPa) | 1d | ≥15 | ≥20 |
|
3d | ≥30 | ≥40 |
|
28d | ≥50 | ≥60 |
|
氯離子含量 | <0.1 |
泌水率(%) | 0 |
二次灌漿用水泥基灌漿材料的選擇:
灌漿層厚度 | 水泥基灌漿材料類別 |
5~30 | I類 |
20~100 | II類 |
80~200 | III類 |
包裝與運輸
25或 50Kg/袋,應貯存在通風、干燥環境中,保質期為3個月,超出保質期應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。本品無毒、無味、不燃不爆,可按一般貨物運輸,運輸時包裝謹防遇鋒利物,以免破包受潮。